農村垃圾處理
在位于古藺縣箭竹鄉團結村的古敘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,垃圾吊操作員正在操作垃圾池里的2個大鐵手,對垃圾池堆料進行有效翻動,以保證垃圾焚燒爐正常高效運行。
曾經,農村人口眾多、農戶居住地分散、地形地貌復雜等因素,給農村生活垃圾、生活廢水處理帶來挑戰,成為古藺縣赤水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“攔路虎”。
近年來,瀘州市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,補齊短板弱項。在赤水河流域(四川)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2座,設計處理能力達2100噸/日,生活垃圾末端處理已從衛生填埋全面升級到焚燒發電。建成縣城污水處理廠2座、鄉鎮污水處理廠53座,配套污水管網706.54公里,均執行一級A標排放標準,實現了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。
基礎設施提升,大大改善了赤水河水質。2021年以來,赤水河流域(四川)干流水質穩定保持Ⅱ類標準,主要支流大同河、古藺河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標準,納入考核的4個國控斷面水質優良比例100%。
尤其是,珍稀魚類的種群數量明顯增加,已由禁捕前的32種上升至37種,2020年10月中科院在合江縣長江流域科研監測發現110多尾長江鱘。
來源:中國環境網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