音樂的治愈功能(一)
日常生活中,音樂無處不在,它不僅是一種娛樂形式,還能影響人們的心理狀態。澎湃的音樂能鼓舞人心、振奮精神、激蕩心靈,而悠揚的音樂能撫慰人心、引起共鳴、治愈心靈。其實,音樂遠不止這些作用,它還能治療身體和心理疾病,成為一種治療方法,醫學上稱為“音樂療法”。今天,我們就來說說音樂療法及其在心血管領域的應用。
音樂給身體帶來積極變化
音樂療法是通過聆聽有治療針對性的音樂,從生理和心理兩個途徑來輔助治療疾病。
音樂療法的源頭,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紀。古希臘著名哲學家畢達哥拉斯也是一位音樂學家。他不僅發明了七聲音階,還從優美的弦樂聲中意識到,通過聆聽音樂,可以使人達到內在“精神和諧”的狀態,從而有助于治療精神疾病。因此,畢達哥拉斯也被認為是音樂療法最早的創始人。
對人體來說,音樂是一種能夠喚起并調節情緒和情感的強刺激,可產生心理和生理兩方面作用。
在心理方面,音樂的藝術感染力可影響人的情緒和行為,以情導理,調攝情志,恢復心理平衡;在生理方面,音樂可調節心率、心率變異度、血壓和呼吸頻率等,起到鎮靜、興奮、鎮痛、降壓等作用。
來源:人民網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