眾所周知,酒喝多了傷身,為了減輕身體負擔,不少人會尋找快速解酒方法。因此過年期間,網絡盛傳一則解酒妙方:前一天喝多,第二天醒來難受、頭暈乏力,再喝一小杯“透”一下就不那么難受了。
除此之外,民間還有很多關于酒的傳言:酒量是可以練出來的、紅酒能抗癌、喝酒能驅寒……這些說法究竟是真是假?
喝酒能驅寒?
真相:不僅不能暖身還易感冒
在各類影視劇中,經常有“喝酒暖身”的情節,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人們對于這個說法的印象。
對此,專家表示,酒后身體發熱只是假象。人在喝酒后確實會有全身發熱的感覺,因為喝酒后,酒精刺激身體表面的毛細血管,使血管擴張變粗,血液循環加快,血液集中在皮膚的毛細血管里,使人感覺皮膚很溫暖,甚至臉會發燙,造成了喝酒可以抵御寒冷的假象。但感到溫暖的只是皮膚表皮,這種喝酒暖身的現象只是暫時性的。
本質上,喝酒后人體的熱量消耗也會相應增加,熱量通過皮膚散發,其實是消耗了體內更多的熱量。散熱速度加快,導致消耗的熱量比酒精供給的熱量還要多。當熱量產生的速度跟不上散失的速度時,體溫便會下降,人就會感覺冷。所以喝酒不僅不能暖身,起不到御寒的效果,還容易使人感冒。
來源:人民網。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